穴位知识 第6页
-
至阴的准确位置图_至阴穴位位置图
至阴穴位位置 至阴穴位置位于人体的足小趾末节外侧,距趾甲角0.1寸。 至阴穴位于足趾,小趾末节外侧,趾甲根角侧后方0.1寸(指寸),伸足取之。 至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穴位取法 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,在足小趾外侧,距趾甲角0.1寸处取穴。 至阴穴位于足趾,小趾末节外侧,趾甲根角侧后方0.1寸(指寸),伸足取之。 生理解剖 有趾背动脉及趾跖侧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;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。 至阴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骨膜。皮下筋膜致密,由纤维束和脂肪组织形成。有趾背动脉及趾底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。分...
-
聚泉的准确位置图_聚泉穴位位置图
聚泉穴位位置 取穴方法:患者正坐位,张口伸舌,聚泉穴在口腔内,当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。 穴位解剖:在舌肌中;有舌动、静脉的动、静脉网;布有舌神经、舌下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。穴下有舌粘膜、粘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舌肌。分布有下凳颌神经的舌神经,舌下神经和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、静脉的动静脉网。 聚泉穴的准确位置图 聚泉穴的功效 聚泉穴位的作用可以清散风热,祛邪开窍,治疗哮喘,消渴,舌肌麻痹,吐舌,中风舌强不语。 主治病症:1、舌肌麻痹,味觉减退、2、支气管哮喘。 用刺灸法直刺0.1~0.2寸;或用三棱针点刺血...
-
下极俞的准确位置图_下极俞穴位位置图
下极俞穴位位置 下极俞穴为经外奇穴名(EX-B5)。出《千金翼方》。又称十五椎、下极之俞。位于后正中线上,第三腰椎棘突下。主治腹痛、腰痛、泄泻;以及膀胱炎、肠炎等。一般直刺0.5~1.O寸。艾炷灸3-5壮;或艾条灸5-10分钟。有强腰健肾的作用。主治腰痛,下肢酸痛,肾炎,小便不利,遗尿,膀胱寒,腰肌劳损,腹中痛,腹泻等。 下极俞穴位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患者俯卧位取穴,下极俞穴位置在腰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三腰椎棘突下。 穴位解剖 穴位下有皮肤、皮下组织、棘上韧带、棘间韧带、弓间韧带和椎管。分布有第二、三、...
-
四缝的准确位置图_四缝穴位位置图
四缝穴位位置 四缝为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奇效良方》。在第2~5指掌侧,近端指关节的中央,一侧四穴。主治小儿疳积,小儿消化不良,小儿腹泻,肠虫症,蛔虫症,肠蛔虫症,百日咳,咳喘,气喘,咳嗽,手指关节炎,羸瘦虚弱等。 四缝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患者仰掌伸指,四缝穴位置在第二~五指掌侧,近端指关节的中央,一侧四穴。 四缝穴在手指,第2~5指掌面近侧指间关节横纹的中央,一手四穴,左右共8穴。 四缝穴位于手二、三、四、五指掌侧面,近端指骨关节横纹中点,左右计8穴。另说在二、三、四、五指掌侧面,远端指关节横纹中点《针...
-
腰痛点的准确位置图_腰痛点穴位位置图
腰痛点穴位置 腰痛点穴在手背侧,当第2、3掌骨及第4、5掌骨之间,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,一侧二穴。 手背腰痛点穴位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患者伏掌取穴时,腰痛点穴位置在手背指,当第二、三掌骨及第四、五掌骨之间,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2个穴位。 生理解剖 腰痛点穴下有皮肤、皮下组织、指伸肌腱和桡侧腕短伸肌腱。另一穴下有皮肤、皮下组织、小指伸肌腱与第四指伸肌腱之间。分布有桡神经的浅支和尺神经的手背支。 腰痛点穴的功效 腰痛点穴的作用:腰痛点有舒筋通络,化瘀止痛的作用。 可治疗晕厥,痰壅,气促,气攻,耳...
-
八风的准确位置图_八风穴位位置图
八风穴的位置 八风穴在哪里:八风穴在足背侧,第1~5趾间,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,一侧四穴,左右共八穴。 八风穴位准确位置图 标准定位 患者正坐位或仰卧位,八风穴在足五趾各趾间缝纹尽头处取穴(在足背侧,第一到五趾间,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,一侧四穴,左右共八个穴位)。 正坐或仰卧位,于足背各趾间的缝纹端取穴,其中第1、2,2、3,4、5趾间穴点即行间、内庭、侠溪 穴位解剖 此穴位下有皮肤→皮下组织,第三、四趾的趾长、短伸肌腱。分布有腓浅神经和腓肠神经。 穴区神经、血管:有趾背神经(八风1为腓深神经终末支,八风...
-
子宫的准确位置图_子宫穴位位置图
子宫穴位位置 子宫穴在下腹部,当脐中下4寸,中极旁开3寸。患者卧位,在脐下4寸,旁开3寸处取穴。 原说子宫穴位在“中极两旁各二寸”,今多据《针灸大成》定位于脐下4寸(中极)再旁开3寸处。 子宫穴位准确位置图 标准取穴 患者卧位,在脐下4寸,旁开3寸处取穴。 穴位解剖 子宫穴下有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腹直肌。 有腹内、外斜肌,腹横肌;并有腹壁浅动、静脉,髂腹下神经及其伴行的动、静脉通过。 子宫穴的作用 子宫穴的功效:调经理气,升提下陷。 子宫穴主治病症 子宫穴主治阴挺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不孕症、附件炎、盆腔炎、膀...
-
任脉穴位,任脉的循行路线位置图
任脉穴位任脉经穴1名1穴,计24穴,分布于面、颈、胸、腹的前正中线上。主治神经系统、呼吸系统、消化系统、泌尿生殖系统病症,以及寒性病症和本经所经过之部位的病症。任脉的循行路线任脉穴位:会阴穴、曲骨穴、中极穴、关元穴、石门穴、气海穴、阴交穴、神阙穴、水分穴、下脘穴、建里穴、中脘穴、上脘穴、巨阙穴、鸠尾穴、中庭穴、膻中穴、玉堂穴、紫宫穴、华盖穴、璇玑穴、天突穴、廉泉穴、承浆穴。任脉穴位图任脉穴位1、会阴穴 RN1 Huì yīn定位:在会阴部,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,女性当大YC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。解剖:在...